儿童戏剧走进浙江这个小村,能成为新IP吗?
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王雨红
在笑声的指引下,孩子们扮演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来到了魔方里的瓜国;初中生饰演的革命烈士重重伪装,想方设法传送秘密情报……
这些场景,来自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排演的《罐头小人》、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等儿童戏剧中。这些“高大上”的儿童戏剧如果出现在一二线城市大剧院,并不稀奇,但它们在嘉兴秀洲的一个小乡村轮番上演,多少有些新鲜。
(相关资料图)
台上,是国家级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;台下,来自秀洲区新塍镇洛东村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。夏日星空下,小村里“烹”起艺术大餐,儿童戏剧不再是城里孩子的专利。
小乡村为何会吸引国家级演出?儿童戏剧在长三角落地生根,能从这里起步吗?打造新的文化IP吗?
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开幕式现场(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)
儿童戏剧,是“儿戏”吗
儿童戏剧和小乡村,真的“搭”吗?
先来小乡村看看热闹。7月20日晚,记者来到洛东村,现场感受了一把观众的热情。距开场还有半小时,洛东村邻里中心旁,上百名观众早早落座,他们有的聊着戏剧,有的哼着小曲,等待好戏登台。还有不少村民陆续赶到,在场外随便找了快空地坐下。
“妈妈你看,唐僧、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僧都来了,和电视里的一样!”5岁半的田田第一次看儿童戏剧,台上变换精致的场景让她着迷,嚷着下回还要妈妈带她看剧。
“古典名著都搬上了舞台,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更深了,看不过瘾。”演出结束,洛东村村民黄琴和孩子还意犹未尽,他说以前看剧要开车去大城市,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的大戏。
儿童戏剧,是所有戏剧种类里,唯一一个以观众身份命名的,面向18岁以下的所有青少年儿童。
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剧照(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)
这项发源于北欧的剧种,其实早已在国外如火如荼地展开。比如美国,从事儿童戏剧写作的不计其数;英国不但有专业的儿童戏剧演出团体,还有儿童自发组织的业余演出;丹麦则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,他们希望每个儿童都能接触到儿童戏剧。
我国儿童戏剧的兴起和发展,还是在过去十年间。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赵寒冰看来,儿童戏剧绝不是“儿戏”,剧场也不是游乐场。她希望孩子们都能通过儿童戏剧,最终成为一个有能力创造幸福的人。
这一想法,与秀洲区推广普及儿童戏剧的理念不谋而合。2021年,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秀洲区一拍即合,签下合作协议。“当时我们正想扩大国家级儿童戏剧的下沉范围,嘉兴又有这样的文化需求。”赵寒冰说,相中嘉兴也是因为这里地处长三角核心区,能很好地带动辐射周边地区。
去年7月,中国儿童戏剧节首次在嘉兴设立分会场,也为长三角地区首次。这是国内首个“国字头”儿童戏剧节,201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。
今年,中国儿童戏剧节再次来到嘉兴,7月20日晚在洛东村正式开幕。当天,沪苏浙皖还携手共建儿童戏剧“长三角舞台”。未来三年,各地将发挥各自优势,开展戏剧共享、戏剧展演、文化联姻计划。
戏剧“万花筒”,是个怎样的世界
中国儿童戏剧节,为何从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始,一路向着中小型城市布局,如今又奔向了浙北这个小村?
一方面,把儿童戏剧的种子播撒到基层,不仅能让乡村孩子享受优质的文化资源和艺术滋养,同时也能进一步助推中国儿童戏剧的繁荣发展。“今年把舞台搭到村里,还是我们的首次尝试。”赵寒冰说。
另一方面,也基于洛东村浓厚的儿童艺术氛围。据秀洲区文旅局副局长张志华介绍,被称为“全国民间绘画摇篮”的洛东村,在上世纪80年代就兴起了儿童画,30多年来在国内外多次办展。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也想以此为契机,让儿童戏剧“跃”到孩子们的画板上。
孩子们在秀湖音乐厅看儿童戏剧(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)
看戏,看热闹,更看门道。秀洲能否为儿童戏剧在长三角落地生根打个样?
儿童戏剧就像“万花筒”,看得见多姿多彩的世界,亦能折射五彩斑斓的人生。它的普及和传承,不仅需要广阔的舞台,更离不开剧目的创新。
此次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活动将持续到9月17日,期间会展演《西游记》、《红缨》、《罐头小人》等7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排演的经典儿童戏剧,共30场次。
承办“国字号”的儿童戏剧节,对于零基础的秀洲来说,不是件易事。热闹散去后,我们更要思考如何让儿童戏剧的种子在乡村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?
两年前,秀洲就开始谋划培育自己的儿童戏剧土壤。当地围绕儿童戏剧艺术鉴赏、儿童艺术培养等,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马兰花艺术培训学校提供师资,开设戏剧嘉年华、戏剧小舞台、戏剧工坊等,加深儿童对戏剧的理解。
去年,秀洲还成立了自己的戏剧社,名为秀娃戏剧社,通过说、读、声、台等训练,教授学生儿童戏剧表演。目前已招募40余名社员。
“这可是戏剧社的孩子们第一次正式演出。”开幕式现场,秀娃戏剧社社长汤焕良颇为激动,《寻梦的猫》就是他们排演的,为了这场演出,孩子们排练了近5个月时间。
12岁的许哲睿就是其中之一,说起当天的演出,他还很兴奋:“我喜欢看话剧,也盼望着自己能上台演,所以秀娃戏剧社一成立我就立马报名了,站在舞台上的感觉真好。”他在剧中扮演猫咪德库,因为从小学街舞,许多高难度的舞蹈动作他也能轻松完成。
不过,登台表演只是一种载体和形式,如何让孩子在每一部作品中学会思考,从而拥有丰满的精神和有趣的灵魂,才是儿童戏剧该坚守的初心。
秀娃戏剧社在秀湖音乐厅汇报演出(秀洲区传媒中心供图)
亲近艺术,给孩子带来了什么
那么,儿童戏剧到底能给孩子带去什么?
也许是自信。“我喜欢表演,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。”今年10岁的诺诺,是秀娃戏剧社的社员。别看她如今开朗活泼,在接触儿童戏剧前,诺诺还是个内向的女孩,不敢主动和别人交流。经过大半年的学习,诺诺在一场场戏剧中,变得更加外向,课后还会主动和老师讨论台词、动作。
又或许是集体意识。梓函是北京灯市口小学的学生,业余时间他总会钻进剧院看一场戏,过过瘾。后来,梓函被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挑中,成了《马兰花》中的一名小演员。虽不是主角,在台上也只露脸几分钟,但梓函从没缺席过一场排练,连家人都劝他不用每次都去。“如果我不去,那这出戏就不完整了。”梓函说。
其实儿童戏剧类似孩子们最初级、最原始的演戏活动——过家家。他们喜欢扮演大人、动物等,甚至能从一个洋娃娃身上想象出许多故事,他们内心仿佛住着“戏精”,对所认知的世界进行表达。
儿童戏剧就像是艺术世界里的“过家家”,但它和演戏不同,承载着教育、启蒙功能,为孩子们创造了“现实的童话”。
也许会有人说,小孩子懂什么艺术?其实不然,和书本、电视电影中的故事相比,儿童戏剧能让角色“活”起来,孩子们从中感受到的美好,远比我们想象的多。
所以,我们不妨给孩子们多些机会,去体验、去表达,去寻找爱上艺术的理由,这样他们才会更加亲近艺术,从而带来回报一生的快乐。
(文内部分为化名)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