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点:出圈啦!预制菜越炒越香,来看厦企如何突围→
展会上,参展客商品尝展位上的预制菜。(思尔福 供图)
6月17日,为期三天的第3届中国预制菜产业大会暨展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闭幕。三天来,这场“飘香”的展会,人潮涌动,上百家国内外展商企业带来了上千款预制菜产品。
(资料图片)
当下,预制菜的“火”越烧越旺,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厦企如何突围?让我们透过参展厦企的几道菜品窥见一二。
凭闽南味打特色牌
蒸鸡、姜母鸭、封肉、酱猪手……此次展会上,“闽南味道”站上了“C位”。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正借由预制菜进入更多消费者视野。
“作为厦门老字号企业,我们从一开始就很明确,把闽菜作为布局预制菜的切入点,形成差异化优势。”味正工作人员说,他们通过市场调研发现,带有地方特色美食标签的预制菜品尤其受消费者青睐。
喜家益是临家餐饮集团旗下企业,从其展位亮出的招牌菜来看,基本都是门店复购率高的闽南特色美食,在销售上兼顾B端(企业)和C端(个人消费者)。古龙食品重点展示了闽菜系列、家宴系列等预制菜产品。他们与闽菜大师合作开发的多款预制菜新品受到消费者欢迎。
有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入局者增多,预制菜行业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。在这一背景下,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菜品,借由本土品牌影响力优势拓市场,或将收获不错的市场反馈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地方特色菜都适合制成预制菜,“最重要的还是回归食品本源”。业界也呼吁,尽早制定预制菜标准,引导预制菜更好发展。
在技术上下硬功夫
“酸辣鲜香,好过瘾!”厦门琪思妙享食品公司展位前,不少观众品尝该公司的酸辣风味鸭血汤粉后,果断下单。
美味的背后,是研发端与生产端的密切配合。琪思妙享创始人朱雅琪来自广西罗城,2017年开始,她尝试将三代传承的仫佬族米粉手艺实现标准化、工业化,先后投入超5000万元。也正是多年的积累,使公司在预制菜市场中构建了技术壁垒。
朱雅琪介绍,公司研发队伍由经验丰富的厨师和食品工程技术人员组成,一份菜品在正式生产前通常要经过上百次的试验。在公司建立的标准化自动生产线上,“从切配,到卤煮,再到高温灭菌,都有严格的参数设置。”
饭团、便当、三明治……罗森、7-11等知名便利店售卖的爆款美食中,绝大多数出自联华(厦门)航空食品公司。“饭团虽小,背后的技术并不简单。”公司渠道经理叶耿宇告诉记者,预制菜在质量安全、品质方面要求高,唯有在技术上下功夫,加大高新装备的投入力度,才是破局之道。
“预制菜行业的本质是餐饮业的工业化改造,需要在加工、包装、制冷等方面加强研发。”多位业内人士指出,“研发力”是预制菜企业制胜的关键。一方面,企业要对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反应,推陈出新;另一方面,要通过技术驱动,找寻口味、食品安全与成本之间的平衡点。
【链接】
预制菜迎“出海”潮
海外企业组团观展
据大会主办方建发会展集团旗下思尔福介绍,近年来,预制菜出海热潮涌动。大会特别邀请来自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商超便利、连锁餐饮、电商平台等50多家大型品牌企业组团观展,使海外采购商深入了解国内预制菜企业,同时也帮助国内预制菜生产企业对接海外商家,助力高效“出海”。
(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)
标签: